260、意外之惑(一)-《步生莲:六宫无妃》
第(2/3)页
南朝使节有些疑惑地抬起头,盯着冯夙仔细看了半晌,摇头说道“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,如果不是皇上的子嗣,怎么会跟皇上的面容如此相像?”他对着元宏拱手禀奏道“我大齐皇帝陛下曾经说起过,从前尚未登基时,的确儿女流落在外。大概三年前,皇上还曾经找着了一个女儿,收留在府邸里。这位公主明珠蒙尘,身世堪怜,当时腹中怀有身孕,可生下一个男婴后,又在一场大火中不知去向。”他一边说一边叹息,似乎真的为这命运多舛的女子惋惜。
元宏冷冷地盯着他,心里已经明白,这人说的正是三年前在南朝产子的冯妙。元宏没见过萧鸾的真容,并不知道冯夙与他的生父究竟有多相像,可他看着南朝使节的一举一动,敏锐的直觉告诉他,这人并不是无意间认出了冯夙的相貌,多半是有人故意指使这位使节这么做。他的惊诧、哀叹都太过逼真,逼真到就像演练过无数遍一样。
“使君,朕已经说了,这位是昌黎王的幼子,朕的内弟,不是你们的皇子殿下,”如今的元宏,已经完全习惯了怎样做一个皇帝,语调中不带任何起伏,却已经威严尽现,“如果没有其他的事,使君就先退下吧。”
南朝使节也不再说什么,站起身正要退出殿外,忽然看见了站在文臣一列的王玄之,他带着几分惊喜说道“王公子,你怎么在这里?建康城里都在传说,你在城郊那场大火中死去了,连皇上那位沧海遗珠的公主,也死在那场火里了。没想到,你竟然还活着,你可知道公主殿下是不是也逃出来了?皇上一直念叨着公主和新出生的小外孙呢,虽然那孩子生着一双胡儿才有的碧绿眼睛,可毕竟是皇上的血脉呀……”
他说得又快又突然,元宏和王玄之都猜出他要说什么,急忙喝止,却已经来不及阻拦他已经出口的话。太极殿原本就是为了早朝议事修建的,屋梁高挑,大殿空旷,南朝使节的话,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耳中。三岁大又生着一双碧眼的男婴,不由得让人想到宫中正倍受宠爱的小皇子元怀。已经有人忍不住在心里想,同是男婴,出生的时间也合得上,还都有一双罕见的碧绿眼睛,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,说不定就是同一个婴孩。
“你的话也未免太多了些,真不知道你们的皇帝是怎么挑选的人,”元宏脸色阴郁,对殿前的侍卫喝道,“把他请出去,让他在驿馆好好学学出使的规矩。”羽林侍卫立刻上前,把南朝使节押了出去。
王玄之站在原地一言未发,却满带忧虑地看了元宏一眼,那人的话已经说出了口,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遮掩过去了。
果然,有人站出来禀奏,请皇帝彻查小皇子的身份,皇室血统,不容混淆。其他宗室亲王也跟着随声附和,还有人提起了当年被压下的旧事,废后冯氏就曾经出面指认过,说当时还在青岩寺修行的冯娘子,并不是昌黎王的亲生女儿。冯清当时拿出的合婚庚帖上,与冯妙的生母约为百年之好的人,正是姓萧,与南朝皇帝萧鸾同姓。
元宏对这些人的话置之不理“这世上容貌相像的人太多了,如果凭这个就能认定血缘关系,岂不是荒谬绝伦?至于左昭仪是不是昌黎王的亲生女儿,只要派人去平城问问便知道了,昌黎王总不会连自己的女儿都认错吧?”冯熙既然当年都肯认下冯妙姐弟,今天更没有道理矢口否认,元宏不过是借着这个说辞,堵住悠悠众口。
他当场便下令,派羽林侍卫快马赶到平城昌黎王府去求证,还当众应允,要是哪位亲王大臣不放心,也可以派信得过的下属一同前去。当着皇帝的面,就算真的有人信不过羽林侍卫,也断然不敢承认,事情就这样暂且被压了下来。
可羽林侍卫出发才不过两天,算日子还根本来不及到达平城,便折返回来。在洛阳郊外的驿站里,羽林侍卫刚好遇上了平城来的信使,向皇帝禀报丧讯,昌黎王冯熙刚刚故去了。
冯熙一死,昌黎王府这边便真正成了死无对证,再没有人能证明,冯妙和冯夙究竟是不是昌黎王的亲生儿女。宗室亲王们抓住这一点不放,纷纷上书恳求查清左昭仪的身世来历,甚至有人长跪在宫门外请愿。他们的说法义正词严,如果左昭仪当真是南朝皇帝流落在外的女儿,她便是大魏敌国的公主,不应该再抚养皇子。
第(2/3)页